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节上生枝”详细解释

节上生枝 【jié shàng shēng zhī】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比喻: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

节: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上: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
生:生长。
枝:枝子,由植物的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

# 例句

1、我们原本计划得很顺利,没想到在关键时刻节上生枝,出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

# 成语故事

宋代的朱熹是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自幼受父亲朱松的精心教导,深研《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父亲离世后,朱熹牢记父亲遗训,勤奋不辍,19岁便中进士。然而,他无心仕途纷扰,将毕生精力投入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之中,最终使理学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朱熹在教学上严谨认真,不容有丝毫马虎。有一次,学生胡季随向他分享了对《孟子》的见解,但朱熹认为其理解有偏差,便直言不讳地指出其读书缺乏深度思考。为了加深胡季随对读书方法的理解,朱熹特地写信给他,强调读书需讲究方法,他写道:“若读书时仅随语生解,甚至节外生枝,即是在原义之上妄加揣测,那么即便读尽万卷书,也难以真正领会其精髓。” 在这个故事中,“节外生枝”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在原有事物或问题的基础上,又无端生出新的事物或问题,导致事情变得更为复杂。为了优化这一表达,我们可以进一步强调其负面效果,比如:“节外生枝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影响我们真正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表述既保留了成语的原意,又增强了其警示意味。

# 近义词

节外生枝

# 反义词

一帆风顺

# 同义异形

节外生枝

# 出处

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

宋朱熹《答吕方子约(九月十三日)》

# 引证

1、伯寿下一见字,已是有病,季随又更节上生枝,更不复以纯熟自期。

宋朱熹《答胡季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