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床上搁床,屋上架屋。
比喻:比喻重复累赘。
今义:后用“叠床架屋”形容重复累赘。
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敩,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尔。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
1、夫既言片石,又曰孤峰,不免叠床架屋。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考文》
2、尊大人集已有三序……如敬再作,是叠床架屋,深可不必。
清恽敬《答顾研麓》之二
3、讲到成语,有些人的脑子里不是没有若干成语,但是用起来,叠床架屋,拖泥带水,如由说那种语言的本国人用来,就不是这样的。
现代邹韬奋《经历·外国文和外国教师》
4、某窃谓尊兄未曾实见太极,若实见太极,上面必不更加“无极”字,下面必不更着“真体”字。上面加“无极”字,正是叠床上之床,下面着“真体”字,正是架屋下之屋。
宋陆九渊《与朱元晦书》之二
5、在宋朝的国家机器中,旧官和新官,有权的官和无权的官,朝廷派遣的官和地方的官,层次重叠,叠床架屋。
现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6、常听人说“我们要明白事实的真相”,既说“事实”,又说“真相”,叠床架屋,正是强调的表现。
现代朱自清《论老实话》
7、我认为,这种遇事就抽上一大堆人,叠床架屋地设些机构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