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样镴枪头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偏正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外表像银的,其实是锡镴做的枪头。
比喻:比喻表面看起来还不错,其实中看不中用的人。
银样:表面像银质。
镴:焊锡,用以焊接金属的锡铅合金,银色,质地软。
枪头:作为一个比喻,指的是事物的核心或实质部分。
# 例句
1、他的外表看似华丽,言辞也充满力量,但实际上做起事来总是瞻前顾后,毫无决断,简直就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 成语故事
《西厢记》这部元杂剧以细腻笔触展开了一幕动人心魄的爱情篇章。当崔莺莺,那位相国的千金,与张生这位书生的秘密恋情被老夫人知晓后,剧情达到了高潮。为了平息这场风波,老夫人派遣了她的亲信丫鬟红娘去传唤莺莺,表示愿意将她许配给张生。然而,当莺莺得知红娘的来意后,她因羞愧而难以自持,声音低微地喃喃:“我此刻羞怯难当,怎能去面对我的母亲?”面对莺莺的羞怯,红娘以幽默的方式回应:“在老夫人面前,你又何须如此羞涩?”并催促她尽快去见老夫人。随后,老夫人又指派红娘去传唤张生。张生得知后,心中也充满了惶恐与不安,他直言:“我心跳如鼓,怎能平静地面对老夫人?”对此,红娘则以一种调侃的口吻回应他:“你虽然外表英俊,但内心却如此怯懦,简直就是一个外表看似光亮实则脆弱的‘银样镴枪头’!”红娘的这一善意嘲讽不仅让观众会心一笑,也为她增添了独特的舞台魅力。而“银样镴枪头”这一词汇,自此也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它原本指的是用焊锡制成的、外表看似银质的枪头,如今则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华丽但实则无能或徒有其表的人。此外,这个词汇还有另一个别名,那就是“银样蜡枪头”,都同样传递着相同的含义。
# 出处
你元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镴枪头。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 引证
1、大佬们平日作威作福,横行霸道,如今也不过虎头蛇尾,银样镴枪头。
现代欧阳山《三家巷》五十五
2、亏你还是个男子汉大丈夫,才见一点风险就吓破了胆。我原说你是银样镴枪头,果然不差,没上阵,先软了。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卷二(二章)
3、早则被天威摄的咱无言闭口,哎,英布也你是个银样镴枪头。
元尚仲贤《气英布》三折
4、呸! 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三回
5、反对那种强不知以为知,专业知识贫乏而自封专家、权威的银样蜡枪头。
现代吴晗《神仙会和百家争鸣》
6、那么,我的努力岂不是拿着一个银样镴枪头和空气作战吗?
现代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
7、我看这两支隊伍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近代阮章竞《群山·进太行》
8、我还道这位冒大公子拿班作势的,有多难轧,敢情儿不过“银样镴枪头”!
当代刘斯奋《白门柳》一部一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