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郢书燕说”详细解释

郢书燕说 【yǐng shū yān shuō】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穿凿傅会,曲解原意。

比喻: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
书:信。
燕:古诸侯国名。
说:解释。

# 易错

燕,不读yàn。

# 例句

1、经过三次的沟通和确认,双方终于消除了“郢书燕说”的误解,达成了最终的协议。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都城郢地有个大臣与北方燕国相国是好朋友,两人经常书信往来。一天晚上郢地大臣命家人举烛写信,没想到把“举烛”两字写进信中。燕国相国看信后以为朋友在暗示他,就去拜见燕王,选拔有用人才参与治理国家,国力大增。

# 近义词

牵强附会
穿凿附会

# 出处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引证

1、若便以吾先人之说横于胸次,而驱率圣贤之言以从己意,设使义理可通,已涉私意穿凿,而不免于郢书燕说之诮,况又义理窒碍,亦有所不可行者乎?

宋朱熹《答胡伯逢》

2、持论弥高,弥不免郢书燕说。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3、苟其不幸,虽圣人之经且或厄焉,而况后世之所著述,其散亡磨灭也固宜;使其幸也,郢书燕说,犹传于世,况于作者之文乎?

明王祎《浦阳文艺录叙》

4、今若以从沔阳南流者为西汉之源,即谓西源在三泉之东,亦无不可。然传者之意,初不若是也。郢书燕说,聊为仲默解嘲云尔。

清胡渭《禹贡锥指》卷一四

5、是以新说愈多,而是非靡定。故今人学《春秋》之言,皆郢书燕说,而夫子之不能逆料者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春秋阙疑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