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对泣 【xīn tíng duì qì】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哀叹故国沦亡,为国难而悲伤。
今义:后表示爱国志士怀念故国,志图恢复的悲愤情怀。
新亭:古亭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西南。
对:朝着;向着。
泣:小声哭。
# 例句
1、望着眼前的废墟,他心中涌起一股新亭对泣的感慨,这里曾经是繁华的都市,如今却只剩下断壁残垣。
# 成语故事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深刻的成语故事——“新亭对泣”。故事发生在西晋灭亡之后,当时西晋武帝驾崩,内乱频发,国家实力严重削弱,导致西北的匈奴、鲜卑等外族入侵,西晋最终走向覆灭。在南北士族的支持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了东晋王朝,但收复失地之事迟迟未能实现。
一些从北方逃难到南方的爱国士人,常常在闲暇时相约到京城江边的新亭,面对着郁郁葱葱的草木,举杯共饮,借以抒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某次聚会中,官员周顗坐在众人中央,长叹一声道:“眼前的风景虽然依旧美丽,但我们的国家已不再是从前那个一统的神州了。举目四望,这山河也似乎变得与往日不同。”听到周顗的话,在座的众位名士无不感到心痛如绞,他们相互对视,眼中都流下了伤感的泪水。
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了成语“新亭对泣”,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或者是在国家危难之时,人们心中的那份忧国忧民的伤感之情。
# 出处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惟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 引证
1、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宋陆游《追感往事》
2、圣人手挽长江水,一洗新亭对泣羞。
明沈德符《扬子江十二首》
3、新亭对泣惭名士,悄喜娇雏脸晕酡。
近现代柳亚子《三月二十六日夜集双清阁》诗
4、新亭对泣何为哉,中原落日生黄埃。
清王拯《王右军笼鹅图》诗
5、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莫道新亭人对泣,异乡殊代也沾衣。
唐吴融《过渑池书事》
6、日日登楼长笑,此日新亭对泣,秃鬓冷飕飕。木落下极浦,渔唱发中洲。
宋刘辰翁《水调歌头·丙申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