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知足不辱”详细解释

知足不辱 【zhī zú bù rǔ】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辱:使受耻辱;侮辱。

# 例句

1、他深知人生短暂,财富无穷尽,于是选择了知足不辱的生活方式,活得简单而快乐。

# 近义词

知足常乐
知止不辱
知足知止

# 反义词

得陇望蜀
得寸进尺

# 同义异形

知止不辱
知止不殆

# 出处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春秋老子《老子》第四十四章

# 引证

1、今国虽小,足以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列女传·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

2、(融每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穷兵极武,未有不亡。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融载记》

3、既祸福之无门,信吉凶之由己。且丧道则贪邪,贪邪至于丧生。知足则不辱,不辱在于知止。

唐张鼎《欹器赋》

4、五十知天命,养生在无欲。全家就白云,避地驱黄犊。无以侑君觞,知足则不辱。

清吴伟业《吴梅村全集·一·赠王鉴明五十》

5、汉二疏,辞官归里,所谓知足不辱者也。

清姚莹《与余小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