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 【fú shēng ruò mèng】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
若:如同,像。
梦:比喻幻想或愿望。
# 例句
1、人生如戏,浮生若梦,我们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体验着不同的悲欢离合。
# 成语故事
“浮生”一词,其根源可追溯到《庄子·刻意》中的深刻描述:“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这句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圣人生活的画卷:他们在这世间的生活,如同在波澜不定的水面上泛舟,充满了不确定与漂泊;而当他们离世时,则如同疲倦的旅人找到了安息的床榻,静静地睡去。庄子这一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使得人们常常将人生喻为“浮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他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借用了这一理念,写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且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以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天地犹如万物短暂停留的旅店,而光阴则是历代过客匆匆的脚步。在这短暂而又虚幻的人生中,欢乐的时光显得尤为珍贵。成语“浮生若梦”便是由此而来,也常被写作“浮生若寄”或“人生如梦”。这一成语成为了人们描述人生短暂虚幻的绝佳比喻,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个瞬间,活出真实的自己。
# 引证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日本人的美,属于”樱花式“,即开即落、及时行乐,一方面发展出镜花水月、浮生若梦的“浮士绘”的美学。
当代刘墉《杀手正传》第七章
3、夫当迷离桎梏之世界,浮生若梦,举国如狂,独能娱于诗,娱于文,此见高子志之所存也。
清孙奇逢《啸隐文娱引》
4、陈文娣看见陈文婷这样子消沉,也就插嘴进来安慰她道:"四妹,你别太认真了。人家古语不是说过么?'浮生若梦'嘛!"
现代欧阳山《三家巷》一〇六
5、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唐李咸用《早秋游山寺》诗
6、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战国庄周《庄子·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