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无如之何”详细解释

无如之何 【wú rú zhī hé】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不能对他(它)怎么样,不知该怎么办。指没有任何办法。

无如:无可奈何。
之:代词,这,那。
何:疑问代词,哪样,怎样。

# 提示

含感叹意。

# 例句

1、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虽然全力以赴,但疫情的蔓延速度仍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无如之何,只能继续加强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2、尽管我们已经多次尝试与对方沟通,希望他们能够改变立场,但对方的态度依然坚决,我们无如之何,只能寻找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

# 成语故事

此处所列为“无可奈何”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无可奈何”这句成语指的是毫无办法或没有办法可想的意思。典源出自于《战国策・燕策三》。战国末期,秦国势力强盛,不断出兵侵占其他国家的领土。当时燕国是一个地处东北方的弱小国家,最初,燕王为了与秦国友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为人质,在秦国,太子丹受到很差的待遇。太子丹逃回燕国后,为了抵抗秦国的侵略,同时也为了报仇,便经人介绍认识了荆轲,请他作刺客,到秦国刺杀秦王。由于荆轲迟迟不出发,太子丹便催他赶快上路,荆轲说:“就算我到了秦国,秦王也不会见我啊!除非我能带著樊於期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前往,也许就有机会见到秦王。”樊於期本是秦国的将领,因为得罪秦王,逃到燕国,秦王悬赏千金要他的脑袋。太子丹听了说:“樊将军是来投靠我的,我怎能为了自己而杀了他?请你再想别的方法。”荆轲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杀樊於期,就私下去见樊於期,告诉他这个想法。樊於期听了后,马上拔出利剑当场自杀。太子丹听说这件事,赶去阻止却已经晚了一步,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痛哭失声。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只有将樊於期的头放在盒子里封起来,交给荆轲,让他带去秦国求见秦王。后来“无可奈何”就用来指毫无办法或没办法可想的意思。

# 近义词

无可奈何
无计可施
无如奈何
无如之奈

# 反义词

急中生智

# 同义异形

无如奈何
无如之奈
无其奈何

# 出处

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 引证

1、楚势甚盛,若不乞降,早晚打破城池,虽晋亦无如之何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2、后得康君函告,始知书贾又在玩此伎俩,但亦无如之何!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

3、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

唐柳宗元《封建论》

4、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

金王若虚《字语冗复辨》

5、至𫖮与卢文纪为相,复奏分铨为三,而循资、长定旧格,岁久多舛,因增损之,选人多不便之,往往邀遮宰相,喧诉不逊,𫖮等无如之何,废帝为下诏书禁止。

北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姚𫖮传》

6、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

明叶盛《陆放翁家训》

7、内外人情虽知秋冬在近,深可为忧,然非朝廷用事之臣,徒愤叹终日,无如之何也。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四七·靖康元年五月二十五日庚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