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接续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也指诗文中连接沟通文字的字句,使文字自然过渡。
故君子戒慎。
西汉戴圣等《礼记·曲礼上》
1、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代王力《古代汉语》
2、中年知识分子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代。
现代雷洁琼《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建设精神文明中的作用》
3、在文章采用倒叙的时候,由概说进而转为详说的时候,以及论述由分到合或由合到分的时候,通常都需要使用过渡段或过渡句。好的过渡应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代徐仲华《文章的结构》
4、现在我儿子漏漏已有七个多月了,我父亲有六十多岁,我母亲五十八岁,我是又做儿子,又当父亲,属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中的人。
当代余华《儿子的出生》
5、对于和文艺工作有些关系的人,虽不一定是领导,文化修养也不一定高,却有些实权,好摆点官架,并能承上启下,汇报情况的人,我却常常应付不得其当。
现代孙犁《同口旧事》五
6、党把承上启下的任务交给了我们这些中年知识分子,我们不干谁干?
现代曲啸《一个真正“牧马人”的自述》
7、“晨风怀苦心”四句,承上启下,无此横波宽转,上下直紧,故古诗必顿挫取势。
清张谦宜《现斋诗谈·四·古诗十九首(其一二)》
8、在结构上它又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再有,这个细节也很贴切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现代理由《报告文学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