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聪明的人所考虑的意见有时也会失算。也作“千虑犹失”。
今义:后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2、常胜之家,千虑一失。
元脱脱等《宋史·杨业等传论》
3、著书之家,千虑一失,往往有之。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
4、呜呼!有备无患,军志也,戎人安所暴其诈?千虑一失,圣人也,韩君是以为虏。
唐李观《吊韩弇没胡中文》
5、其他援证字义,或千虑一失,尚有可商榷者,间亦随文笺注别录,以备省览。
明陆粲《与杨用修太史书》
6、高凌霨到了这时,已算大功告成,不料千虑一失。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五二回
7、温公之千虑一失在于议孟一书,此朱子所以有善人不入室之论,而不在于《通鉴》,故并删之。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八回
8、老先生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但他也有千虑一失前后不能照应的时候。
当代简繁《沧海》四二
9、天兵四合,竟未歼殄,得非千虑一失,未尽制敌之方乎。
王行先《为赵侍郎论兵表》
10、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张九龄《荆州作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