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居鹊巢 【jiū jū què cháo】
褒贬贬义
结构转折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斑鸠不善筑巢,逐喜鹊而居其巢。
今义:后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或措置不当等。
# 例句
1、他虽然暂时住在这所房子里,但只是鸠居鹊巢,总有一天会搬离这里。
2、有些人总是喜欢鸠居鹊巢,霸占别人的成果和位置,却不肯自己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 成语故事
成语“鸠占鹊巢”源自《诗经·召南·鹊巢》,诗中生动描述了自然界的景象:“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两句诗描绘了喜鹊辛苦筑起的巢穴,却往往被斑鸠抢占而居的有趣现象。而接下来的“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则巧妙地转向,展现了姑娘出嫁时,那盛大的场面,由上百辆彩车前来迎接。
在现代社会,成语“鸠占鹊巢”的含义已经有所演变,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的鸟类行为。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强行霸占他人居处、土地、产业、妻室等不道德的行为,或者指代那些强占他人位置、享用他人成果的人。这个成语的变体,如“鹊巢鸠占”和“鸠居鹊巢”,同样传递着类似的含义。
# 出处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周无名氏《诗·召南·鹊巢》
# 引证
1、且其书上自庖牺,下穷嬴氏,不言汉事,而编入《汉书》,鸠居鹊巢,茑施松上,附生疣赘,不知剪截,何断而为限乎。
唐刘知幾《史通·三·表历》
2、(卜小姐道)今承父命,欲以小家碧玉代周南窈窕之庖(指管小姐),难免抱惭;明日鸠居鹊巢,非宜不类,尚望贤弟(指管雷)时为指点。
清步月主人《玉支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