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遭 【píng shuǐ xiāng zāo】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比喻:比喻人本不相识,因机缘巧合偶然相遇。
萍水:萍草随水漂泊。因其聚散无定,故以喻人之偶然相遇。
水: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
相: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
遭:遇见,碰到(多指不幸或不利的事)。
# 例句
1、人海茫茫,你我萍水相遭,却如同久别重逢。
2、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你我今日萍水相遭,也是命中注定。
# 成语故事
此处所列为“萍水相逢”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浮萍是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水草,叶扁平而小,面背皆青,有须根下垂水中,会随水流四处漂动。古人观察浮萍的漂动,觉得人生的聚散,有如浮萍,所以有“萍水相逢”的说法。一般认为这句话是出自于唐代王勃所写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也就是通俗所称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是王勃参加洪州都督阎公于滕王阁上盛宴时所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传诵千古。但除这两句外,文章中也有几句写到奔波天涯的失意游子,“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意思是说:“群山峻岭,是如此难以超越,但有谁会去同情于迷路于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当然王勃在文章中,说这几句话是别有所指的,是在为那些有志难伸的人,抒发自己的看法。后来“萍水相逢”被摘出成一句成语,比喻人本素不相识,因机缘巧合偶然相逢。就缘分来说,自是有缘;但就交情来讲,则尚属微浅。这句成语有时偏于缘分,有时偏于交情,使用时要特别留意。
# 出处
(跪介)(旦抱哭介)(合)天那!何幸得萍水相遭!(旦)你为何来在这里?(小旦)说起话长。
明陆采《明珠记·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