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首尾相应”详细解释

首尾相应 【shǒu wěi xiāng yì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头尾相互呼应,紧密配合。多指作战时军队各部配合紧密,互相照应支援。也用来形容诗文结构谨严,开头与结尾互相呼应。

首尾: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
相应:互相呼应;应和。

# 例句

1、这篇文章结构严谨,首尾相应,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 成语故事

相传在公元前278年,秦昭王筹划出征魏国,有人却提出反对的。他以华山以东的燕、赵、韩、魏、齐、楚六国为例,将魏国比喻成蛇的腰部,若攻其尾,头部必来救援;若攻其头,尾部必来相助。他警告秦昭王,若决定攻打魏国,就等于挑战了六国的联合力量,胜负难以预料。他建议秦昭王将矛头转向南方的楚国,楚国在六国中兵力较弱,一旦进攻,其他诸侯国必定无法及时救援。他引用商汤伐桀的历史故事,商汤在挑战桀之前,先攻打了弱小的密须国,以此来训练和整顿自己的军队。如果秦国能够先攻下楚国,不仅可以扩大领土,增强国力,而且还能赢得天下人的尊崇。秦昭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南下蓝田,攻打楚国的都城郢。该故事演化出成语“首尾相救”,用于表示作战时军队各部紧密配合,也作“首尾相应”。

# 近义词

首尾相继
首尾相救
前后呼应
首尾相卫
首尾相援
首尾相赴

# 出处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春秋孙武《孙子·九地》

# 引证

1、洪传各为部校,因战立威,逐其廉使,自称留后,朝廷因而命之。及为杨行密所攻,洪传首尾相应。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梁书·杜洪锺传传》

2、所领卫兵,以充国兵数斟酌损益,率五百里屯一将,布列沿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

明焦竑《玉堂丛语·筹策》

3、老杜近体律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

宋洪迈《容斋五笔·绝句诗不贯穿》

4、此外笛卡儿所言良智之说,灵魂之说,造化之说,世界庶物之说,皆精深博大,巍然成一家言,首尾相应,盛水不漏。

近代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笛卡儿学说》

5、观察本集团警备的态势,分为极东,极南两方面防区,倘一方战事发生,两方相距千余里,实不能首尾相应。

现当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重整军旅》

6、军志有之,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

唐姚思廉《陈书·高祖纪上》

7、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

后晋赵莹等《旧唐书·张仁愿传》

8、会帝东幸扬州,复请自楚、泗、汴、洛以迄陕、华,各募精兵,首尾相应,庶敌势不得冲决。

元脱脱等《宋史·郑骧传》

9、今师西出襄樊,东逾淮泗,首尾相应,击之必胜,大事可成。

清张廷玉等《明史·孔克仁传》

10、飞章问安,往复巴峡,朝发白帝,暮宿江陵,首尾相应,率然之举,不胜屏营瞻云望日之至。

唐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11、其首尾相应,次第相承,文势连属,脉络通贯。

南宋朱熹《孝经刊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