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循名责实”详细解释

循名责实 【xún míng zé shí】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按照事物的名称来考核实际内容,要求名副其实。

循:顺着,按照。
名:名字;名称。
责:求。
实:实质内容。

# 例句

1、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循名责实,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以便更好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2、在研究历史文献时,我们必须循名责实,根据文献中的记载来核实历史事件的真实性,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

#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韩非子·定法》:“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贵。”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有一次,他和别人谈到申不害与公孙鞅二人的言论时,有人问他道:“你觉得申不害和公孙鞅这两家的言论哪家于国家有益?”韩非子说:“申不害讲求术,公孙鞅讲求法。所谓术,就是君主要依据人的才能而授给适当的官职,依照他的职务来要求他的具体工作,让当官的人掌握杀、生之权,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考察群臣。而法呢,就是国家要建立一定的制度,让人们去遵守,好的则赏,奸佞则罚,做到赏罚严明。”有人又问:“术和法哪一个重要呢?”韩非子说:“一个君主没有控制和使用群众的办法,那君位就要发生危险;如果不讲法治,那下面的群臣就要乱套。因此,术和法都是统治者不可缺少的手段。”

# 近义词

考名责实
求名责实
按名责实
责实循名
正名责实
征名责实
校名责实
循名课实
循名考实
循名督实
顾名思义
实事求是

# 反义词

指鹿为马
颠倒黑白
断章取义

# 同义异形

循名考实
循名课实
循名校实
循名督实
责实循名
正名责实
征名责实
求名责实
考名责实
校名责实
按名责实

# 出处

故无形者有形之本,无声者有声之母。循名责实,实之极也;按实定名,名之极也。参以相平,转而相成,故得之形名。

春秋邓析《邓析子·转辞篇》

# 引证

1、故有道之主,灭想去意,清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循名责实。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主术》

2、文则试以效官,武则令其守御,始既察言观行,中亦循名责实,自然侥幸滥吹之伍无所藏其妄庸。

唐薛登《请选举择贤才疏》

3、尚无中华民国之实,循名责实,这就是今天的工作。

现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今当盛明之朝,不能循名责实,使百吏各称其职,上酧陛下,而遽以品流为先,臣未知致理之由。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高湜崔慎由议政》

5、或曰饱仁义者不愿人之膏粱,美闻誉者不愿人之文绣,恐循名责实者过而抚之,以为端友之不屑于是也。

明程敏政《端友斋录序》

6、论者疑空言为无用,欲循名责实以收有用之才。

清王荣商《四川乡试录序》

7、循名责实,使有司以不知为道,以禁苛为主,如此则百官之事,各有所考。

战国文子《文子·上仁》

8、凡事能够在社会上占得个“正名定分”,那么,第二步的“循名责实”自然会跟着来。

近代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9、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战国韩非《韩非子·定法》

10、唯(辛)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新旧参举………考之前后铨衡,在术最为折衷,甚为当时所称举。

唐李百药等《北齐书·辛术传》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