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
比喻:比喻已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古义:原指遥远荒僻之地。
今义:后比喻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
山穷水尽之邦,刀耕火种之俗。
宋洪咨夔《尤洲免运粮夫碑跋》
1、将及山,河面渐束,堆土植竹树,作四五曲;似已山穷水尽,而忽豁然开朗。
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2、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八缸》
3、眼看着就交荒春,到那时山穷水尽,揭借无门。
现代姚雪垠《长夜》三五
4、兄弟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苟有一线生路,怎敢冒渎小翁,于今天无论如何,总求小翁鼎力一说。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八回
5、老通宝又提到那猪棚,言外之意仿佛就是:还没有山穷水尽,何必干那些犯‘王法’的事呢!
现代茅盾《秋收》
6、却说那符使引真君再转一弯抹一角,正是行到山穷水尽处,看看在长沙府贾玉井中而出。真君曰:‘今得其巢穴矣。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〇
7、弄得山穷水尽,倒是在厂里做着夜工,有时候于傍晚上工之前偶尔来看看他们的冯世芬,却一元两元地接济了他们不少。
现代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二五
8、看来,事情已发展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代魏巍《东方》五部八章
9、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讼。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
10、(殷翁日)曩见足下迷而不悟,不可以口舌争,非山穷水尽,不知变计,故不得已出此背水之计,置之死地而生之。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