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重,无乃难迁乎?
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一》
1、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明张居正《陈六事疏》
2、十余年以来,历报短缺,为数甚多,竟有积重难返之势。
明马麟《续纂淮关统志》卷六
3、晋人虚伪之习,依然未改,且又甚焉。风气所趋,积重难返,直至隋平陈之后,始扫除之。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六朝清谈之习》
4、这么多年积重难返的问题,决不是拍拍桌子就能够解决得了的。
现代李建军《当关》三章
5、夫威福者,陛下所当自出;乾纲者,陛下所当独揽。寄之于人,不谓之旁落,则谓之倒持。政柄一移,积重难返。
清张延玉等《明史·王用汲传》
6、积重难返,习焉莫怪。
近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
7、不过各国也有这种事实,不过各国初时不大注意,没有去理会,后来变动越大,才去理会,便不容易改动,所谓积重难返了。
近代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二讲》
8、虽然为了“积重难返”,终于也造不出什么东西来。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毛笔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