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 【fú bù qǐ de ā dǒu】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偏正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
比喻: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扶: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不起: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的:构成“的”字词组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阿斗: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小字。阿斗昏庸懦弱,后因以“阿斗”泛指庸碌无能的人。
# 例句
1、在团队中,如果有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往往会拖慢整个团队的进度和士气。
#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昭烈帝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死后,蜀国灭亡。后主刘禅投降了司马文王司马昭。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司马昭看到刘禅乐不思蜀的样子,认为扶不起的阿斗无能治国。
# 引证
1、万一马扬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嘴上行,实干不行。
当代陆天明《省委书记》
2、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当代冯国超《中华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