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女子的病态美。形容名家的诗文、字画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种疵病不足以掩盖其固有的优点,有时反而增色。
今义:后多用来比喻名家的诗文、字画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种疵病不足以掩盖其固有的优点,有时反而愈见增妍。
故西施病心而瞚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瞎其里。
战国庄子《庄子·天运》集释本五下
1、杜诗惟七言古终始多奇…虽大家纵笔成趣,无所不可,如西子捧心,更益其。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盛唐·杜甫》清诗话续编
2、西子捧心,孙寿折腰。
唐李瀚《蒙求》
3、心气痛的美人儿更好看! 从前西子捧心,不是传为千古佳话么?
现代欧阳山《苦斗》五六
4、如艳丽的云髻蓬松粉薄施,看来西子捧心时。
现代佚名《人民日报》
5、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有相若耶?昔西施病心,捧胸而颦,众愚效之,只增其丑。
汉赵壹《非草书》
6、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施捧心而塑,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五·跋东坡水陆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