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详细解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qián shì bù wàng , hòu shì zhī shī】朗读

结构承接复句 组合复句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前事:过去的事情。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
忘:不记得,遗漏。
后事:以后的事情。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师:榜样,借鉴。

# 提示

用于人。

# 例句

1、我们要牢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策略,确保不再重蹈覆辙。
2、在规划新项目的时候,我们始终秉持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原则,深入分析以往项目的成功与失败,以此为鉴,确保新项目能够避免过去的错误,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成果。

# 成语故事

晋国的智伯联络韩、魏两国军队,准备攻打赵国,形势十分危急。赵国的赵襄子采用卿大夫张孟谈的计谋,派人暗中做韩和魏两的工作,向他们说明,假如晋国灭亡了赵国,那么对韩、魏两国也十分不利,强大的晋国一定会进而灭亡韩、魏两国。后来,韩、魏与赵联合起来,放水夜袭智伯军队,一举获胜,活捉了智伯。 张孟谈协助赵襄子大功告成之后,就向赵襄子提出辞呈。他说:“凡能统治天下的,一定要能够驾驭臣子,而决不能反过来让臣子驾驭自己。现在,我的名声显赫,身价权力很大,大家都很信服我。因此我愿意抛弃功名,丢掉权力,离开大家。” 赵襄子听了这话,很不高兴,他说:“我听说辅助君主的人,才能名声显赫;功劳多的,才能身价高;对国家大事负责的,才能委以重任;自己忠义诚实,才能够使众人信服。你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为什么这时候要辞职呢?”张孟谈回答说:“您所说的是一个臣子应该做到的。而我所说的,是巩固君主政权的道理。因为我看到,历史上臣子的权力如果和君主的权力相等,总是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不忘记以前的教训,就是处理以后事情的准则。您即使不同意我辞退,我也不可能再帮助您办事了。”赵襄子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张孟谈辞官。最后,张孟谈便弃官务农,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 近义词

前车可鉴
吃一堑,长一智
惩前毖后
前车之覆

# 出处

(张孟谈对曰)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

# 引证

1、故恭俭畏忌,必蒙祉祚,奢淫谄慢,鲜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2、这里就算为当代文学史提供一点资料,而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当代蔡葵《沉重的话题——重读〈沉重的翅膀〉》

3、我们的古人也懂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现代巴金《随想录》一九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难道我们还不记取这些教训吗?

现代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四章

5、臣每读《汉书》至此,未尝不为戾太子流涕也。古人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伏愿陛下念之。

唐陈子昂《谏刑书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