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如山 【jūn lìng rú shān】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军事命令好像大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军令威严,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军令:在军事上所发布的命令。
如:好像, 如同。
山: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 例句
1、在战场上,军令如山,不能讨价还价。
2、军令如山,一支军令如山的部队,绝非单纯依靠严明的军纪约束士兵,必须要倾注真情凝聚军心。
# 成语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赤壁之战的筹划如火如荼时,关羽在旁焦急,急于证明自己。他质疑为何自己不能参与这场关键的对决。诸葛亮深思熟虑后,原本有意让关羽镇守华容道,因为曹操战败后极有可能从此处撤退。然而,诸葛亮担心关羽因昔日曹操的恩情而心慈手软,放过曹操。关羽坚定地表示,自己已报答过曹操的恩情,若再遇曹操,绝不会手下留情。为了确保关羽能严格执行命令,诸葛亮提议关羽立下军令状,承诺若放走曹操,将接受军法的惩罚。关羽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一要求,并立下了军令状。他还进一步询问,如果曹操不走华容道该如何。诸葛亮表示,如果曹操选择其他路径,他自己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同样立下军令状。接着,诸葛亮安排关羽在华容道旁的高山上堆积柴草,制造烟雾,以此吸引曹操前来。关羽不解,认为曹操看到烟雾会怀疑有埋伏,不会上当。但诸葛亮解释称,这正是兵法中的“虚虚实实”之策,即使曹操用兵如神,也可能被这样的计策所迷惑。关羽听从了诸葛亮的安排,带领关平、周仓等五百校刀手,前往华容道埋伏。这个故事后来衍生出了“军令如山”这一成语,意指军事命令的严肃性和不可动摇性,强调了命令必须被无条件执行的重要性。
# 引证
1、军令如山,士兵们只带枪弹,跑步上了小路。
现代贺绪林《昨夜风雨》三七
2、此老将军令如山,不可抗也。
清昭梿《啸亭杂录·赵勇略》
3、汝等只知刁明忠来襄阳原为探母,情有可原,却忘记军令如山,凡不听约束者斩无赦。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二章
4、军令如山鸟不哗,黑风龙虎尽呼爷。
清袁枚《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之四
5、朝变卒至,守碑任自我。军令重如山,令出谁敢哆。
清柳树芳《书金乡令吴公阶守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