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贫乐道 【gān pín lè dào】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甘于清贫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尊崇的道德准则。
比喻:比喻在贫苦的境遇中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甘:情愿,乐意。
贫:指“贫穷”或“清贫”的状态。
乐:乐于;乐意。
道:指“道德”或“道理”,尤其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观念或生活方式。
# 例句
1、他虽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始终甘贫乐道,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他甘贫乐道,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精神富翁。
# 成语故事
在《文子·上仁》中,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文子向老子提出了一个疑问,询问为何仁义礼等规范在价值上不如道德来得重要。老子对此回应道:“真正的智者懂得在贫困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他们追求的是道的精神,而非被私欲所驱使而损害生命,也不会因贪婪的利益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因此,他们不会违背道义而随意索取。”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老子提倡的“自然无为”哲学,它鼓励人们即使面临贫困,也应保持内心的平和,坚守道德原则,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
由此,我们有了成语“安贫乐道”,也称作“甘贫乐道”或“安贫守道”,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或理想信念,并因此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个成语的根源就来自于老子与文子的这段对话,它是对“自然无为”和“道德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 出处
吾本不求名,既为世所知矣,何用利哉?故甘贫乐道,平生无不足之意。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八
# 引证
1、他怎肯守定颜回甘贫乐道,专一趁东风,水上漂。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