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既不像伯夷那样孤僻狭隘,也不像柳下惠那样贪恋官位。指为人处世折中而不偏激。
今义:后用来比喻为人处世取折中而不取偏激的态度。
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 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汉扬雄《法言·渊蹇》
1、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
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黄琼传》
2、余观先生之为人,是亦不夷不惠之间焉尔。
元胡助《纯白斋类稿·一八·大拙先生小传》
3、尝被召为县令,乡人共送之,元(仲元)无心就行,因共酣饮月馀不去。刺史使人谕之,仲元遂游奔,不之官。惟扬雄重之曰:“不夷不惠,居于可否之间”。
晋皇甫谧《高士传·李宏》
4、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战国孟子等《孟子·公孙丑上》
5、不夷不惠行吾素,无害无灾且自怜。
现代李遇春《中国现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第一辑(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