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不夷不惠”详细解释

不夷不惠 【bù yí bù huì】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ac

# 基本释义

基本:既不像伯夷那样孤僻狭隘,也不像柳下惠那样贪恋官位。指为人处世折中而不偏激。

今义:后用来比喻为人处世取折中而不取偏激的态度。

不:非,不是。
夷:伯夷:商末孤竹国君长子,墨胎氏,既不肯继承父位,又誓不做周朝的臣民,不食周粟而死。
惠: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三次被罢官都不肯离去。

# 例句

1、他在处理公司事务时总是秉持不夷不惠的原则,既不过于严苛也不过于宽松,赢得了同事和下属的尊重。
2、她与人相处时总能做到不夷不惠,既不刻意讨好也不冷淡疏远,因此拥有广泛的朋友圈。

# 近义词

中庸之道

# 出处

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 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汉扬雄《法言·渊蹇》

# 引证

1、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

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黄琼传》

2、余观先生之为人,是亦不夷不惠之间焉尔。

元胡助《纯白斋类稿·一八·大拙先生小传》

3、尝被召为县令,乡人共送之,元(仲元)无心就行,因共酣饮月馀不去。刺史使人谕之,仲元遂游奔,不之官。惟扬雄重之曰:“不夷不惠,居于可否之间”。

晋皇甫谧《高士传·李宏》

4、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战国孟子等《孟子·公孙丑上》

5、不夷不惠行吾素,无害无灾且自怜。

现代李遇春《中国现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第一辑(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