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馋言三至,慈母不亲;愤愤俗差别,不辨真伪。
三国魏曹植《当墙欲高行》
1、帝夜使宫官至二人所,士及开营内之;志玄闭门不纳,曰:“军门不可夜开。”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辨真伪。”竟留使者至明。帝闻而叹曰:“真将军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
2、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认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
3、自古欲空人之国而尽去君子者,必进朋党之说;欲孤人主之势而蔽其聪明者,亦进朋党之说。此言一入则无分可否,不辨真伪,一概而去之,遂至朋家作仇,兆衅无已。
宋许应龙《破朋党札子》
4、或保郭禛而不愿易名,或得智高不辨真伪而不以奏功。
明李东阳《顺天府乡试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