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振领 【tí gāng zhèn lǐng】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提起渔网的总绳,拎住衣服的领子。
比喻: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提: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
纲: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多指文件或言论)。
振:摇动,挥动。
领:领子。
# 例句
1、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他善于提纲振领,先列出主要观点,再逐步展开论述,使得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的荀子,经常给学生讲学习的道理和方法。一次,有个学生问他:“老师,我自以为学习很用功,可不知为什么进步不快?”荀子说:“学习要抓住宗旨,才能贯通整体,就象提起皮袍领头,抖擞一下,毛便多半顺理了一般。”学生进而问道:“学习的宗旨是什么呢?”荀子接着说:“礼法是学习的宗旨。如果不抓住这个宗旨,一味空谈《诗》、《书》,那是徒劳的。那就譬如用手指去测量河深,用戈矛去捣黍去壳,把锥子当筷从壶里夹饭吃。”
# 出处
熹向来之说,固未及此,而来喻曲折,虽多所发明,然于提纲振领处,似亦有未尽。
南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三二·答张钦夫》
# 引证
1、提纲振领,削去繁苛,利於公家,便於沿岸。
近代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2、追本寻源,提纲振领。
清王昶《金石萃编·五代梁匡国节度使冯行袭德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