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已成舟 【mù yǐ chéng zhōu】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木头已经做成了船。
比喻: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或挽回。
木:树类植物的通称。
已:副词,已经,已然,表示过去。
成:成为;变为。
舟:船。
# 例句
1、虽然不想这样,但木已成舟,也只能想办法去应对了。
2、当他意识到错误时,一切都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了。
# 成语故事
古人制舟船,利用大木头,挖凿其中而成。所以《易经・系辞下》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刳,音kū,挖空;剡,音yǎn,削尖)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要挖木为船,所以在制作之初,如果后悔,这块木头仍可移作他用,假如木头都挖空了,船都做完成了,才来后悔,那就来不及了。因此古人用“木已成舟”来表示事情发展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了。在《野叟曝言》第九回中,提到水夫人知道儿子文素臣私下在外纳妾一事,非常生气,本来要文素臣立即断绝往来。但是经过媳妇田氏一番解说,分析利害后,水夫人不禁感到事情已成定局,所以才说:“据你说来,则木已成舟,实难挽回了!”这里的“木已成舟”就是表示已成事实,难以改变了。俗话说:“生米煮成熟饭。”或“生米做成白饭。”与此成语语义颇为接近。
# 引证
1、吾兄不必怒生嗔,烧香拜佛虽非礼,木已成舟说不清。如今须要生计较,救他四女始相应。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二七回
2、咸丰帝已至热河,览奏未免叹息,但木已成舟,不能再变,只好降旨允准。
近代蔡东藩《清史演义》第六九回
3、九月内完工,方向文施说知,令同公主等随驾出宫,文施见木已成舟,只得应允。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一四九回
4、我自己知道配不上你。现在,木已成舟,我只盼望我们大家都能快快乐乐过去,就算是我的报答。
现代茅盾《虹》四
5、冷先生这时才得知嘉轩根本没有同母亲商量,但木已成舟水已泼地墙已推倒,只能劝慰白赵氏,年轻人初出茅庐想事单纯该当原谅,多长几岁多经一些世事以后办事就会周到细密了。
当代陈忠实《白鹿原》三章
6、到了明日,木已成舟,众百姓也不能求我释放,我也有词可托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五回
7、王婆忙问所以,翠翘道:“娘不要再问,言之伤心,则索吞声忍气。木已成舟,听他怎生摆布我,听我怎生对敌他罢了。”
明末清初青心才人《金云翘传》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