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之而无不及 【yǒu guò zhī ér wú bù jí】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式
组合偏正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比起某人、某事来,只有超过的地方,没有比不上的地方。
有:存在。
过:超出。
之: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而:连词,表转折。
无:没有(跟“有”相对)。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及:比得上。
# 例句
1、这家餐厅的菜肴味道,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所期望的。
2、有这么一段古话,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树人”之难,比“树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出处
是三子也,吾又过于四之无不及。
先秦左丘明《国语·周语中》
# 引证
1、古人羊舌下泣之仁,厉分宅之义,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五五卷
2、我甚至知道我在下滑,但我看着周围,都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代从维熙《落红》四
3、自古以来,做官越做越富,教书越教越穷。到了中华民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代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