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恐后争先”详细解释

恐后争先 【kǒng hòu zhēng xiān】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恐:害怕,心里慌张不安。
后:跟“前”相对。指空间,在背面的,在反面的。
争先:争着赶到别人前头。

# 例句

1、在科技竞赛中,参赛者们恐后争先,都希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项目。

#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国卿叫做赵襄子。他非常喜欢驾车,于是请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车手王于期来教他。王于期非常耐心地教他如何驾驭马车,包括如何控制马匹、如何保持马车的稳定等等。 学了一段时间后,赵襄子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技巧,便与王于期进行了一场赛马比赛。比赛开始时,王于期驾驶马车显得非常沉稳,目光始终集中在他自己的马匹上,与马匹之间形成了良好的默契。而赵襄子则显得非常紧张,他的眼睛不断在王于期和自己的马匹之间来回看,时而领先,时而落后。 结果,赵襄子输掉了比赛,而且输得很惨,远远地被王于期甩在了后面。赵襄子非常不甘心,他认为是王于期的马匹更加优秀,所以自己才输了。于是,他换了三次马匹,希望能够战胜王于期。但是,无论他怎么换马,结果都是一样的,他始终无法战胜王于期。 赵襄子感到非常困惑,他向王于期请教:“你一定是有什么秘诀没有告诉我。”王于期微笑着回答:“我已经把我所有的技巧都教给你了,但你没有真正掌握。驾车最重要的是让马匹和马车之间形成默契,人心与马心要协调一致。而你只是一味地想要超过我,全神贯注在我身上,忽略了与马匹之间的和谐,所以你无法赢得比赛。”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争先恐后”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争着向前,唯恐落后的情况。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某种场合下,人们都非常积极,争先恐后地想要表现自己。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和协调,而不是一味地竞争和争夺。

# 同义异形

争先恐后

# 出处

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

# 引证

1、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战国韩非《韩非子·喻老》

2、戏场一时哄散纷纷,看的人恐后争先,挤塞门口。

清韩邦庆《海上花》

3、纸鸢们也欢喜太阳:一个个恐后争先,争先恐后,不断努力,飞扬,向上。

现代郭沫若《女神·心灯》

4、如是,则人人贾勇,莫不争先恐后。

清陆陇其《三鱼堂外集·五·悬赏购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