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美好洪亮的乐音充满耳朵。形容读书声或讲话声、乐曲声等悦耳动听。
自魏晋诰策,职在中书,刘放张华,互管斯任,施命发号,洋洋盈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
1、弦歌讲诵,洋洋盈耳。
宋洪兴祖《天台县学记》
2、秩秩德音,洋洋盈耳。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
3、今者双旌徐引,清伊广洛,铿锵鼓舞,洋洋盈耳。
清储大文《留砚堂诗集序》
4、至于洙泗之教,洋洋盈耳,所以柔渐性情。
南朝宋郑鲜之《请立学表》
5、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清归庄《静观楼讲义序》
6、金兰用誉,风味相合,乐只君子,会于公堂,清弦发越,洋洋盈耳。
唐于邵《送蔺侍御使还序》
7、予初读《瀛奎律髓》…得务观一篇,辄有洋洋盈耳之喜,因极赏之。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