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谓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比喻:比喻正当壮年。
古义:旧时多用来称君王年富力强。
今义:现也泛指(人)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
汉贾谊《新书·宗首》
1、今陛下圣智绝人,春秋鼎盛,臣愿虚心循理,一切未有所为,默观庶事之利害与群臣之邪正。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状》
2、叶挺将军春秋鼎盛,年富力强,正要为人民解放事业继续效力,全国人民也正殷切期望着他的时候,谁料竟又在黑茶山遇难。
近现代萧三《颂“火中的凤凰”——怀念叶挺将军》
3、范公从容曰:“上春秋鼎盛,岂可教之杀人?至手滑,吾辈首领皆不保矣!”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
4、妾承兄命,适事君王。妾自以为秦楚相当,青春两敌。及入宫庭,见王春秋鼎盛,妾非敢怨王,但自叹生不及时耳!
明 清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七一回
5、明主春秋鼎盛,方有所好,升平之画,未可为也。
唐吴武陵《上崔相公书》
6、盖刘公子出贵家,春秋鼎盛,志得意满,时辈莫敢与抗,乃能折节下士,敦布衣之好,以相期于文字间。
金元好问《临锦堂记》
7、对于人生而言,生老病死本不足为奇,问题是此时的曹叡春秋鼎盛,只有三十五岁。
当代朱子彦《司马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