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楚楚 【yī cháng chǔ chǔ】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c
# 例句
1、走进会场,我注意到他衣裳楚楚,举止得体,显然是一位有教养的人。
# 成语故事
“衣冠楚楚”原作“衣裳楚楚”。《诗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蜉蝣〉一诗以有人以为是没落士大夫的哀叹,或叹息人生短促的诗。诗中说到蜉蝣的翅膀薄又亮,真像鲜明的衣裳。可是生命朝生暮死,令我心很是伤悲,蜉蝣如此,我也是如此!我的人生归处在何方啊!诗中以“衣裳楚楚”形容服装整齐亮丽。后来“衣冠楚楚”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男子服装整齐出众。因古代男子盛装,必须戴冠的缘故。
# 出处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西周佚名《诗经·曹风·蜉蝣》
# 引证
1、小巫女弟子二十余人,衣裳楚楚,悉持巾栉炉香之类,随侍其后。
明 清冯梦龙 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八五回
2、才进了教堂,只见一人衣裳楚楚,在教堂里打坐,似行路到此歇足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八回
3、这不能怪那巡捕,我们几曾看见过看家的狗咬过衣裳楚楚的客人?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