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海纳百川”详细解释

海纳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比喻:比喻心胸宽广,包容一切。

海: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纳:容纳,包容。
百川:江河湖泽的总称。

# 提示

用于人的心怀。

# 例句

1、他是一个不知疲倦、永不言败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多谋善断、海纳百川的智者。
2、我们应该以一种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心态,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

# 成语故事

东晋史学家袁宏在《三国名臣序赞》中深邃地阐述:“形器不存,方寸海纳。”这句话揭示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哲学思想,即当个体摆脱了物质形态的局限,即便是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展现出如海般深邃且广阔的包容性。 唐朝学者李周翰对此句进行了精辟的注解:“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他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内心世界的无限广阔,可以像大海一样,汇聚并容纳千百条江河之水,展现出其包容之广博。 后来,“海之纳百川”这一表述逐渐演化为成语“海纳百川”,用以形容一个人气量宽洪,胸怀博大,能够容人容事,接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一成语简洁而有力,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包容、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

# 近义词

诟如不闻

# 反义词

小肚鸡肠

# 出处

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 引证

1、想着叔叔他一时带酒,失误了军情,你要打他一百,他不疼便好,可不道大能掩小,海纳百川,看着狗儿面皮休打他。

元李直夫《虎头牌》三折

2、见理智成则缘不动,智为行本,诸度悉圆,亦犹海纳百川,更不流矣。

唐释澄观《华严经疏》卷七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座右铭》

4、铁木真的后代忽必烈,入主中原,虽然吸取了儒家文化的精要,也来了个祭孔、尊孔,但是他的胸襟远非是马其顿那样博大宏阔,海纳百川,包括宇宙,总揽人物。

当代郭保林《一个失去历史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