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仁大度 【kuān rén dà dù】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例句
1、宽仁大度是成功的领导者必备的品质之一,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赢得下属的信任和支持。
#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个人叫敬珍,文武全才,他与堂兄敬祥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 当时,北魏孝武帝因不堪忍受丞相高欢的胁迫,逃出国都洛阳,投奔长安的将军宇文泰。宇文秦拥帝与高欢相拒,建立西魏;高欢则拥立孝静帝,从洛阳迁都到邺,建立东魏。 宇文秦在西魏改革政治,西魏逐渐强盛起来。东魏和西魏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敬珍对敬祥说:“现在正是有识之士为国家出力的时候,我与你应该考虑这件事。”敬祥问他:“你有什么打算?”敬珍说:“高欢逼走了孝武帝,谁不想杀死他?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的雄才大略,我们去投奔他。”敬祥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两人暗地里开始招兵买马。 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关中发生饥荒,高欢自率二十万大军自壶口(今山西省吉县西)趋蒲坂,命高敖曹将兵三万出河南。其时宇文泰所统将士不满万人,闻高欢渡河东来,遂引兵人关,一面派华州刺史王在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固守,一面征集诸州兵士。高欢军至冯翊,见城坚难下,遂引军涉洛水至许原(今陕西省富平县东)以西,逼近长安。 敬珍与其兄敬详在高欢西伐之机,纠合乡里万余人进攻郡县,高欢从沙苑败归,遭到敬珍所部的迎击。贺拔胜、李弼军队开至河东后,敬珍兄弟率猗氏等六县十余万户附归。宇文泰见了他们俩,非常高兴,握着敬珍的手说:“你们兄弟俩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任命他为平阳太守,敬祥为龙骧将军,并赏给他们每人一支仪仗乐队。
# 出处
昭成皇帝讳什翼犍立,平文之次子也,生而奇伟,宽仁大度,喜怒而不形于色
北魏魏收《魏书·序纪·昭成帝》
# 引证
1、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之略,挟天子而令诸侯,已数年矣。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敬珍传》
2、宪宗宽仁大度,不妄喜怒,便殿与宰臣论政事,容貌恭肃。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
3、钦惟皇帝陛下宽仁大度,早历艰难。
元张养浩《西台上王者无私疏》
4、望君王宽仁大度,俯垂怜惜。
明梁辰鱼《浣纱记·允降》
5、况他舅子李世民宽仁大度,礼贤下士,兄等况是旧交,自当另眼相待。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四六回
6、史称汉高宽仁大度,除秦苛法,天下归心。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
7、(董景珍曰)罗川令萧铣,梁氏之后,宽仁大度,有武皇之风。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萧铣传》五六
8、罗川令,故梁裔也,宽仁大度,有武皇遗风。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