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大非偶 【qí dà fēi ǒu】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因非门当户对,不敢高攀而拒绝联姻。用以表示对方门第显赫,自己地位卑微,难以建立平等关系。
今义:后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齐: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大: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非:不;不是。
偶:配偶。
# 例句
1、小红一直爱慕着那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但她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深感“齐大非偶”,不敢轻易表露心迹。
2、尽管他们俩在各方面都看似般配,但彼此内心深知“齐大非偶”,因此在感情的路上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 成语故事
春秋初期, 北方的山戎国时常侵犯齐国。齐国虽大, 有时却打不过山戎。有一次, 山戎又攻打齐国了, 郑国的太子忽英勇拼杀, 一下子就把山戎打得大败。为了庆贺胜利, 齐国慰劳各国将领。因为其它各国的国君是侯爵, 郑是伯爵, 爵位要低一等, 所以郑太子忽被排列在末位, 他心里当然很不满意。后来, 齐桓公想把女儿文姜嫁给郑太子忽, 可是太子忽推辞掉了。有人说他真傻,齐是大国, 跟大国国君的女儿成亲, 有了靠山, 往后的好处可多哩,为什么不答应呢?太子忽回答说:“各人有各人认为合适的对象, 齐是大国、侯国,他的女儿不是我合适的对象!”
# 出处
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六年》
# 引证
1、臣闻齐大非偶,著乎前诰;辞霍不婚,垂称往烈。
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
2、齐高帝辅政,使褚彦回为子晃求闳女,闳辞以齐大非偶。
唐李延寿等《南史·垣护之传》
3、齐大非偶,恐不敢攀。
明杨珽《龙膏记·访旧》
4、他素知齐贡生为人固执,不但说将他女儿做妾,就是娶做正室,他还要拘齐大非偶的议论。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八〇回
5、至期如法等候,果得陆某。告以欲嫁,陆徉为不知,以齐大非偶,再以年貌悬殊,故意峻拒。
佚名《扫迷帚》第七回
6、而夫人犹自谓桃根卑族,碧玉小家,每惊齐大非偶,能用鸣谦自牧。
唐无名氏《大唐故范氏夫人墓志铭》
7、去年闻有山东新状头求婚其家,以齐大非偶却之,实则在选取真才,不欲以榜上虚名遽联秦晋也。
清王韬《淞隐漫录·一○·鹃红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