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一倡三叹”详细解释

一倡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一人带头领唱,三人赞叹应和。

古义:原指宗庙奏乐,一人唱歌,三人赞叹应和。

今义: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已。

一:数名,最小的正整数。
倡:同“唱”,唱和。
三:表示多次或多数。
叹:吟唱。

# 易错

“倡”不可读作chāng。

# 提示

用于音乐或诗歌。

# 例句

1、我觉得他那“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的几句,真正是切中目前的时弊……讴起来总不免要一倡三叹地感慨系之。
2、她的歌声婉转悦耳,每一句歌词都似乎包含着深深的情感,令人一倡三叹,久久不能忘怀。
3、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读来令人一倡三叹,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美丽的场景。

# 近义词

一唱三叹
一咏三叹
余味无穷

# 反义词

枯燥无味

# 同义异形

一咏三叹
一唱三叹

# 出处

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战国荀子《荀子·礼论》

# 引证

1、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倡三叹神凄楚。

宋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

2、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倡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白石诗说》

3、进旅退旅,皇舞之形;一倡三叹,朱弦之声。

唐佚名《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肃雍舞》

4、若身之所历,目之所触,发于心著于声,迫于中而不能自已,一倡而三叹,不啻金石县而宫商鸣也。

清黄宗羲《黄孚先生诗序》

5、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