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足而待 【qiáo zú ér dài】
褒贬中性
结构承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一抬脚的工夫就可等到。多用来指某种情况即将发生或出现。
翘:举起,抬起,向上。
足:脚。
而: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待:等待;等候。
# 例句
1、成功已经在望,我们只需翘足而待最后的结果。
2、他对那件事胸有成竹,认为可以翘足而待理想的结局。
# 成语故事
秦孝公时,宰相商鞅 (即卫鞅)实行了变法,十年中得罪了许多王亲贵戚。尽管商鞅帮助秦孝公对外东征西伐,对内严刑酷法,建立了不少功劳。秦孝公为了答谢他的功绩,赐给他于、商 (今陕西省商县一带) 等封地,但怨恨他的人不少。有一次,商鞅想与当时贤明的隐士赵良结交朋友,还请他当官, 赵良一一婉言谢绝了。但他坦率地指出商鞅平日树敌太多, 危如朝露, 因此一再劝商鞅不要居功自傲, 不如及早归还封地,回老家养老。他还对商鞅说:“如果秦孝公一旦死了,收拾你的人一定不少,对你的发落也不会轻的,这是一翘足的时间里就可等待到来的啊!”商鞅听不进他的劝告。后来,孝公一死,继立为王的公子驷 (即秦惠王) 车裂了商鞅, 抄灭了商鞅之家。
# 出处
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八
# 引证
1、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六回
2、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近代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3、公英略威名振于天下……若兵临近畿,示以威赏,则土崩之势可翘足而待。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桓玄传》
4、君以异乡之身,与豪右相较,危可翘足而待。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青眉》
5、时张尚为小官,醉饮于樊楼,遣人遍京城寻之不得,而夷人在合门翘足而待。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6、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球传》五六
7、若有僭滥,必生患祸,患祸之来,可翘足而待也。
唐袁楚客《规魏元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