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
1、涉生死之变,泯然无概;步祸福之地,而夷心不怛,乐天知命安时处顺耳。
南朝梁僧祐《弘明集·正诬论》
2、年垂七十,布衣蔬食之外,别无所求,流行坎止,安时处顺,并以奉闻。
清顾炎武《答汪苕文》
3、安时处顺,何怨何尤哉!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
4、故我太祖姑安时处顺,乘彼白云以归帝乡。
唐陈子昂《荆州大崇福观记》
5、其间安时处顺、造理齐物、履忧患婴疾苦而其词愈益平澹旷达,有古人所不易到、后来不可及者,未容悉数。
宋楼钥《跋白乐天集目录》
6、命也者,君子之所以立身行己,安时处顺,以辅趋避之所不逮者也。
清朱奇龄《命说》
7、六年以后,夫人兄柳奭亲累贬夔州都督府长史,显庆六年加上护军。居安时处顺,恬无愠色。
唐颜真卿《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8、鹤骨备然卧石床情知合眼即仙乡;安时处顺吾儒事,枉却南华说坐忘。
金元好问《工部赵侍郎下世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