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老弱残兵”详细解释

老弱残兵 【lǎo ruò cán bīng】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泛指由于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古义:原指军队中因年老、体弱或受伤而没有战斗力的兵士。

今义:后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能力较差的人。

老:年岁大的人。与“幼”或“少”相对。
弱:气力小的人;势力不强的人。
残:残缺的人;缺损的人。
兵:士兵;军队。

# 例句

1、战争结束后,战场上只留下了老弱残兵,他们疲惫不堪,急需救援。
2、虽然这支军队主要由老弱残兵组成,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毫不退缩。

# 成语故事

袁尚去攻平原,审配与陈琳守冀州。还没有来得及和袁谭对阵,就得到曹操围困冀州的消息了,于是急兵回救。冀州已被曹操围住,怎么进得城去呢?袁尚到离冀州十七里的阳平,就派主簿李孚扮作曹军都督大叫开门。审配一听声音是李孚,就放进城来。李孚对审配说:如果城中出兵了,就举火为号。城中的兵怎么出去呢?李孚提出一个办法:派妇幼和老弱残兵假作投降,兵士跟在后面出城,城内城外的兵力会合起来,就可解围破曹。这个计策被曹操识破,城中兵出不去。曹全力攻尚,尚败,回军攻冀州,城破,曹操取了冀州。

# 近义词

枯木朽株
残兵败将

# 反义词

赳赳武夫
精兵强将
兵强马壮
精兵猛将

# 出处

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既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 引证

1、以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以他的身体,以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的份?

现代老舍《骆驼祥子》五

2、参府估量自己手下这几个老弱残兵,如何抵挡他们得过?心生一计,暂且摆齐队伍,把守在外,只是鸣鸣掌号,恐吓他们。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3、是时京城内外,已紧急的了不得……仔细检阅,只有四五万人,还是一半老弱残兵,不足御敌。

近代蔡东藩《明史演义》第六一回

4、年轻的一个一个往外跑,剩下我们这些老弱残兵,再碰上这样的大水可怎么办哪!

现代田汉《洪水》

5、这支队伍虽然是些老弱残兵,还存在着明显的掉队人员的痕迹,然而确实已经成了一支经过整顿的、像样的队伍了。

当代王愿坚《虹》四

6、打扫街道俱都是老弱残兵。

近代卢胜奎等《空城计》第十四场

7、倘或是另有别的意思,他们船上的大炮何等利害,断非我们营里这几个老弱残兵可以抵挡得住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