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未可同日而语”详细解释

未可同日而语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ef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未可:不可。
同日:同一天。
而:表示转折或对比关系的连词,用于连接前后两个词或短语。
语:谈话;谈论。

# 例句

1、今天的科技发展和十年前的状况相比,未可同日而语,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了。

# 成语故事

战国策·赵策二》中详细记载了苏秦如何通过合纵策略来游说六国,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他四处奔波,努力游说各国的君主。首先,他对赵王说:“我仔细研究过天下的版图,发现诸侯各国的领土加在一起,大约是秦国的五倍大,兵力更是秦国的十倍之多。倘若六国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必然会走向灭亡。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六国纷纷向秦国低头称臣。被别国消灭与消灭别国,向他国称臣与让他国称臣,这两者的差别巨大,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那些主张连横政策的人,他们只想着通过割让土地来与秦国和解,以求得短暂的安宁。但一旦秦国突然发兵,他们却不会与诸侯们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苏秦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赵王,赵王于是封他为武安君,并让他带着金银财宝去联合其他五国,共同抵抗秦国的威胁。“岂可同日而语”这个词语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成语“不可同日而语”或“未可同日而语”,原意是指两件事物或情况不能放在同一时间或同一标准下来讨论或比较,现在则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差距极大,到了无法相提并论的地步。

# 近义词

不可同日而语

# 同义异形

不可同日而语

# 出处

(躬曰)臣与(公孙)禄异议,未可同日语也。

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四五

# 引证

1、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宋苏轼《放鹤亭记》

2、渐进之与顿改,其图功之利钝,收效之速缓,昭然未可同日而语。

近代孙中山《裁兵宣言》

3、此又未可与河东之防法同日而道也。

明熊廷弼《答麻西泉总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