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姓,托赵丁之体。
唐姚察、姚思廉等《梁书·范缜传》
1、俚语有“张王李赵”之语,犹言是何等人,无足挂齿牙之意也。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
2、可咱们排长呢,不管老套筒,不管三八大盖,不管张王李赵,就是一个要求。
当代吴融锋《威力无穷》
3、张王李赵权时姓,六道三途事似麻。
唐寒山《诗》之一五七
4、他也乐得不分南北东西,不问张王李赵,进了门儿,两只手先拉着俩嬷嬷道了阵喜,然后又乱了一阵。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五回
5、萧家就算绝了,还有韩家,还有马家,还有焦家,还有全中国张王李赵,好多好多的人家呀!
当代浩然《艳阳天》一一五章
6、张、王、李、赵,此语正依《梁书》张甲、王乙、李丙、赵丁之次,非俚俗所偶然杜撰。
清翟灏《通俗编·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