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轻视鸡而爱野鸭子。
比喻:比喻贵远贱近。
古义:原为心中不平的牢骚语。
今义:后比喻舍弃近的,追求远的或放弃简便易得的,而选择费力不易得的。
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
1、爱屋及乌,谓因此而惜彼;轻鸡爱鹜,谓舍此而图他。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鸟兽》
2、庾冀善书,与王羲之齐名,后学辄宗羲之,冀不平,尝与都下人书曰:“儿辈轻家鸡爱野鹜。”
唐房玄龄等《晋书·庾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