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月亮残缺,鲜花败落。形容美景不再。
比喻:比喻美女死去;也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
古义:原指美女之死。
今义:后形容美好的事物受到摧残。也指男女间感情破裂而分离。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唐温庭筠《和友人伤歌姬》诗
1、月缺花残人憔悴,冷落了鸳鸯被。
元商挺《潘妃曲》
2、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
元冯子振《鹦鹉曲·钱塘初夏》曲
3、四海纵横杀气冲,无端女寇犯山东。吹箫一夕妖氛尽,月缺花残送落风。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4、不料别来遭变,月缺花残,只道今生已矣,不意又蒙小姐苦心,巧借贤卿,以续前盟。
清佚名《定情人》第十五回
5、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颜黎民》
6、月缺花残事感伤,人间天上两茫茫。
明崔时佩等《(南)西厢记·一〇·目成清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