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兴霞蔚 【yún xīng xiá wèi】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像彩云和彩霞一样地兴起。形容景物绚丽多姿。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兴:兴起,发动。
霞:日出、日落时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
蔚:聚集。
# 例句
1、登上山顶,俯瞰四周,只见云兴霞蔚,气象万千。
2、这片山脉在日出时云兴霞蔚,宛如仙境。
# 成语故事
顾恺之乃东晋时期出类拔萃的画家,其人物画与山水画皆精妙绝伦。他曾游览会稽的山水,那里的美景令他深深触动。其后,有人询问他会稽的风景究竟如何,他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来描述。其意为:众多的山峰竞相争秀,无数的沟壑溪流争相奔腾,草木覆盖于山川之上,就像云霞升腾,绚烂至极。顾恺之凭借简洁且生动的文字,呈现出会稽山川的壮美秀丽,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钟爱与赞颂之情。成语“云兴霞蔚”便源自于此,亦作“云蒸霞蔚”“霞蔚云蒸”等,用以形容色彩绚烂多彩、艳丽多姿,也用于形容事物蓬勃发展,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
# 出处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 引证
1、云兴霞蔚几千里,著我如在峨嵋巅。
金元好问《范宽秦川图》诗
2、开尽满崖花,坐来群香歇……草木颇葱茏,云兴复霞蔚。
元何中《知非堂稿·游芙蓉山八首(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