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今义:后用来指施展自己的才力,量力而担当一定的职务。
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等《论语·季氏》
1、或陈力就列,功冠一时;或杀身成仁,声闻四海。
唐刘知几《史通·人物》
2、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受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明方孝孺《豫让论》
3、然量已揆分,自知者审,陈力就列,宁敢空言,是以常愿一试,屡成干请。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萧昱传》
4、仙客爰自方隅,骤登廊庙,显招物议,独善其身,盖才有不同,昧于陈力就列。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郭虔瓘等传论》
5、陈力就列,以义建功。
汉陆贾《新语·道基》
6、夫任贤与能,明君之事也;陈力就列,忠臣之义也。
唐骆宾王《祭赵郎将文》
7、陈力就列,自媒之志既隆,见善若惊,举直之规斯在。
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卞氏二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