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堂皇冠冕”详细解释

堂皇冠冕 【táng huáng guān miǎn】朗读

褒贬褒贬共存 结构述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也指某种言行是正当的或可以公开的。

堂皇:形容气势盛大。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表示“体面”之意。

# 例句

1、他那番堂皇冠冕的言论,其实并不能让人信服。
2、别看他说得堂皇冠冕,实际做起来却并非如此。

# 成语故事

“冠冕堂皇”系由“冠冕”及“堂皇”组合而成。“冠冕”一词见于《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法正传・庞统》。三国时蜀国将军庞统,曾是个纯朴不起眼的少年,二十岁时前去拜访司马徽。当时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庞统便坐在树下和他对谈,一直谈到天黑。司马徽素有慧眼,善于知人,见到这个年轻人谈吐不俗,便称他为南州之士的“冠冕”,庞统也因此打响了名号,后来庞统也受到刘备的重用,与诸葛亮同为中郎将。“冠冕”是指帽子,为衣饰之首,在此引申为南州众士之首之意,表示庞统为才识出众的人。“堂皇”一词见于《汉书・卷六七・杨胡朱梅云传・胡建》。汉武帝时渭城县令胡建是个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人。他在军中时,与走卒打成一片,感情甚笃。当时管军务的监军御史将军地据为己用,做起生意来。胡建认为监军违反军纪,理当问斩。于是告诉走卒说:“有人不守军纪当斩,我要你们抓谁就抓谁,斩谁就斩谁。”于是在选兵马之日,监军与其他军官坐在厅堂上,胡建带著走卒下堂拜见后,指著监军叫道:“取彼!”走卒便一拥而上将监军抓下堂来,胡建又下令:“斩之!”走卒就将他斩杀。后来这两个词语就被合用成“冠冕堂皇”,形容庄严体面、气派高贵的样子,亦用于形容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样子。也作“堂皇冠冕”。

# 近义词

冠冕堂皇
堂而皇之

# 反义词

鬼鬼祟祟
偷偷摸摸

# 同义异形

冠冕堂皇

# 出处

此等诗竟将堂皇冠冕之字。累成善诵善祷之辞,献谀呈媚,岂有佳作?

清薛雪《一瓢诗话》四八

# 引证

1、将这手段使一个公爵使用,可见也是贵族的东西,堂皇冠冕。

现代鲁迅《三闲集·通信》

2、雯青虽认不得西文,见她堂皇冠冕掷出信来,知道不是说谎了。

清曾朴《孽海花》十八回

3、于是卫氏自此见了天日,堂皇冠冕,不似前遭偷偷摸摸了。

近代陆士谔《清朝秘史》

4、因刘贵人的失踪,是和尚所骗去,这事如张扬开来,本非堂皇冠冕。大家以私去私来较为稳妥。

近现代许啸天《明代宫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