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义: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
今义: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主屋乎?
佚名《尚书·大诰》
1、阴德有后,乃生夕郎。于惟集仙,肯构肯堂。穆然容辉,焕乎文章。
宋杨亿《宋故主客员外郎直集贤院高平范公墓志铭》
2、家有严君,斯多贤子,肯构肯堂,流誉奕世。
清东鲁狂生《醉醒石》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