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走犬 【fēi yīng zǒu quǎn】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今义:后指以此寻欢作乐。
# 例句
1、那些富家子弟常常结伴出游,飞鹰走犬,追求刺激与冒险。
# 成语故事
《后汉书·袁术传》中对袁术的描述颇为生动,称其“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东汉末年,年轻的袁术因其豪爽重义的性格而广受赞誉,常与豪门公子一同外出狩猎,纵情于放出鹰犬追捕鸟兽的欢愉之中。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袁术逐渐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并通过举荐成为“孝廉”,从而踏入了官场。
然而,袁术的骄纵本性并未因此彻底改变。他在担任南阳太守期间,骄纵贪婪,不仅不立法令以治理百姓,反而纵容手下掠夺民间财物,无视民众疾苦。建安二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后宫妃嫔数百,生活极度奢靡,全然不顾下属的饥饿困苦。他的种种行为引起了百姓的深切痛恨,导致部下离心离德,最终使自己陷入了无处立足的境地。面对困境,袁术并未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心生愤慨,最终因气愤过度而呕血身亡。后来,人们便用“飞鹰走狗”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沉溺于寻欢作乐、不务正业的人。这个成语也被称作“飞鹰走犬”或“飞苍走黄”,成为了形容放纵享乐行为的代名词。
# 出处
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
# 引证
1、每日价飞鹰走犬。
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
2、却说曹爽正飞鹰走犬之际,忽报城内有变,太傅有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