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支卯粮 【yín zhī mǎo liáng】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寅年用了卯年的粮。
比喻: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
寅:地支的第三位。
支:供给。
卯:地支的第四位。
粮:粮食;谷物。
# 例句
1、自从有了孩子后,寅支卯粮,生活更加困难了。
# 成语故事
明朝时期,随着政府逐渐加重对百姓的钱粮赋税,地方官员为应对财政压力,不得不频繁向民间搜刮。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理财家毕自严在其《蠲钱粮疏》中深刻揭示了这一现象:“民间财力终究有限,寅年已支用卯年之粮,待至卯年,自然无粮可缴,民众因而无奈逃税。”毕自严担忧地指出,这种寅年支用卯年粮食的恶性循环,将导致百姓的赋税欠款越积越多,形成难以收拾的严重问题。为此,他郑重奏请朝廷免除旧欠,以期破解这一困局。
成语“寅支卯粮”便源于此,亦称为“寅吃卯粮”,用以形象地比喻收入不足以支撑支出,不得不提前动用未来的资源。同时,也用来警示在经济活动中毫无计划地乱支用,可能导致未来的困境。
# 出处
大都民间止有此物力,寅支卯粮,则卯年之逋,势也。
明毕自严《蠲钱粮疏》
# 引证
1、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2、我有差使的時候,已是寅支卯粮的了。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
3、你下月薪金早借光了,这个朋友走,借点路费,那个朋友走,借点路费。寅支卯粮,哪里行!
现代梁斌《红旗谱》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