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狗悬羊 【mài gǒu xuán yáng】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比喻: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做名不符实的事。
卖: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
狗:狗肉。
悬:挂,吊在空中。
羊:羊头。
# 例句
1、这家商店卖狗悬羊,我买了一件名牌包,结果却是假货,真是让人失望。
#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齐灵公对宫中女子穿着男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使得这种风尚在齐国上下迅速流行开来。由于男女服饰的混淆,民间因此引发了许多趣谈和困惑,各地官员纷纷向齐灵公反映这种风尚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为了纠正这一风尚,齐灵公下令禁止民间女子穿男装,并规定一旦发现,便会对她们的衣服进行撕扯,衣带进行扯断以示惩罚。然而,这一禁令并未如预期般有效,依然有许多女子公然违反禁令,继续穿着男装。齐灵公对此感到十分困惑,于是向丞相晏子寻求解决方案。晏子深思后回答说:“您在宫中允许女子穿男装,却试图在宫外禁止这一行为,这就像是在门口挂着牛头的招牌,却在里面卖马肉一样,怎么能让百姓信服并遵守您的禁令呢?”齐灵公听后恍然大悟,立即下令宫中女子也不得再穿男装。这个事件后来演变成了“挂羊头,卖狗肉”这一成语,用来比喻那些以好的名义为幌子,实际上却做名不符实的事情的行为。这个成语也被人们称作“悬羊头,卖狗肉”或“卖狗悬羊”,一直沿用至今。
# 出处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脯于内也。
战国佚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 引证
1、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明苏子文《桂枝香》
2、我在你家使够,有黄金千两,怎禁卖狗悬羊。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
3、既不曾恶紫夺朱,又甚的卖狗悬羊。
明康海《点绛唇·归田述喜》套曲
4、一个个蛇吞象,一个个兔赶獐,一个个卖狗悬羊。
明薛论道《水仙子·愤世》曲
5、闲看世态浇聂峭漓,卖狗悬羊,面是心非。
明夏旸《葵轩词馀·近桂令(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