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形容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比喻:比喻文采和品行学问。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多喻因学识渊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洁。
古义:原比喻文采和德行或学问和德行的关系。
今义:现多比喻学习有成果。也指事物的因果关系。
庶子刘桢书谏(曹)植曰:“家丞邢颙,北土之彦……桢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西晋陈寿《三国志·邢颙传》一二
1、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登其质。
崔骃《达旨》《后汉书》五二
2、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集解本三
3、春华秋实,未可相兼;乐旨潘辞,尤难互济。
清汪矰《长生殿序》
4、扬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其大数围,直干凌霄,春花秋实。
清钱泳《履园丛话·梦幻·永和银杏》
5、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现代峻青《秋色赋》
6、素车白马,往矣不追,春华秋实,怀哉何已。
南朝梁萧绎《怀旧志序》
7、因原隰以种所宜木,春华秋实,茂郁满道。
元袁桷《赠翰林学士嘉议大夫马公神道碑》
8、语有之:“丰玉荒谷,明贵与用之不易兼也。”又有之:“春华秋实,明文与质之不相为用也。”
明王世贞《五岳黄山人集序》
9、后生学术无授受,往往谈天哆衍口。春华秋实古难兼,气节文章谁不朽。
清查慎行《传经堂歌卓次厚属赋》
10、自君生而长而成翁,历三午之奇,若春华秋实耳。
明温纯《寿段次君七十序》
11、兴替交接,有若春华秋实,寒来暑往,发乎自然。
现当代柯灵《精神文明放谈》
12、春华秋实,苦尽甘来。经过一年不懈的苦练,去年上海队重新打进甲级队。
现代佚名《光明日报》198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