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事到临头来不及应付。也形容事出意外或太突然,来不及应付处理。
措手:措手:着手处理;应付。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及:来得及。
# 例句
1、这场突然的暴雨让毫无准备的人们措手不及。
2、敌军的突然袭击让我方军队有些措手不及。
3、他的辞职决定来得太突然,让同事们都措手不及。
# 成语故事
孟达本来是刘备部将,投魏以后,曹丕欣赏他的才干,封他为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地。曹丕死后,曹睿即位,朝中不少人嫉妒孟达,为此,他便派人送信给孔明,愿反魏投蜀。之后,孟达约金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共同叛乱。申仪、申耽二人佯许,私下却派人密报司马懿,并说孟达的心腹李辅及孟达的外甥邓贤都愿意前来援助,捉拿孟达。魏军统帅司马懿得到消息,昼夜兼程来进攻孟达驻地新城。他首先派先锋徐晃攻城,结果徐晃被孟达一箭射死。孟达正打算开门出城追赶,却见四面旌旗蔽日,原来司马懿领兵来到,于是孟达只得闭门坚守。 第二天,孟达登城了望,忽见两路兵马杀来,旗上大书“申耽”“申仪”。他以为是救兵来了,忙开门引兵迎接。申耽、申仪见了孟达,在马上大喊道:“反贼休走,早早受死!”孟达见事有变,掉转马头,急忙朝城中跑去。岂料城上的李辅、邓贤也成了曹军的内应,孟达只得夺路逃走。这时,申耽从后面赶来。“达人困马乏,措手不及,被申耽一枪刺下马来。”于是孟达全军皆降。
# 出处
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 引证
1、(张飞云)我和哥哥今夜晚间,领着军兵,直至曹营劫寨,走一遭去,我则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元无名氏《关云长千里独行》
2、我们假扮作红枪会借谈判为名,给他个措手不及。
当代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五
3、公孙接用铁阕一条,约至一百五十斤,杀入秦兵之内。秦兵十万,措手不及,救出景公。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五
4、那些更夫闻得犬吠,一齐提著灯笼,如飞而至。唐敖措手不及,连忙摔脱恶犬,将身一纵,窜上高墙。
清李汝珍《镜花缘》三七回
5、我们也没什么,我们是预备动员贫农团全体车辆,村剧团的鼓乐,高级班的秧歌。事先通知你们一声,别弄得你们措手不及!
现代孙犁《正月》
6、到了大典即将举行的八点钟,突然接到交际科的电话,说蒋介石准备穿长袍马褂出席。这突然的改变,使李宗仁措手不及。
当代顾笑言《李宗仁归来》第二章
7、女人们措手不及,想尽量搬走一些贵重衣物。
现代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章